清水:电商扶贫既富了“口袋”又富了“脑袋”(图)

2020-02-29 10:26:00.0 1173浏览

清水:电商扶贫既富了“口袋”又富了“脑袋”(图)


(2019/12/27 9:30:53)  来源:清水县融媒体中心


  近年来,清水县坚持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和创新举措,立足特色优势产业,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工程,通过“校地合作”、名人代言、专家指导、微信直销等措施,成功争取“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”,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清水电商扶贫模式,实现了网店有效益、创业有奔头、农民有增收的良好局面。

  抓电商建网店,大众创业助脱贫。

  清水县将电商扶贫列为“脱贫攻坚十二大重点工程”之一,构建了“主要领导亲自抓、分管领导包片抓、部门指导业务抓、乡村两级具体抓”的电商扶贫工作机制,帮扶干部带头学习电商知识,引导贫困群众利用“微信直销 + 全媒体推广”等模式销售自家产品,全面营造了干部群众齐声叫卖、合力销售农特产品的浓厚氛围。先后培育年销售额1000 万元电商龙头企业 1 家、“互联网+ 产业扶贫”示范村 10 个、贫困村电商服务点 123 个,发展个人网店 1020 家, 采取“线上线下、批发零售”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销售,2018 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 1.2 亿元,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。

  抓创客聚创意,万众创新激活力。

  按照把乡镇干部、大学生村官、农校学生、农村知识青年培养成创客,把创客培养成老板和专家的“双培育”思路,大力培养电商人才。依托天水农校教育教学资源, 在全省率先建成电商中心与众创空间高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基地, 优先将1500多名农校在校学生培养成电商专业人才,努力培育电商创业的主力军。

  聘请知名电商专家为清水电商顾问,成功举办“优势产业 + 电商扶贫”高峰论坛3期,邀请电商专家来实地考察调研,采取举办电商沙龙、开展电商讲座等方式把脉指导清水县电商发展。积极推行“1+1+N”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,通过举办各层次的电商培训班,组织电商人员赴浙江、上海、陇南等地区学习电商先进经验,为每个行政村率先培养1名大学生电商村官、带动培养1名电商带头人、引导更多贫困群众学习电商、开办网店。累计培训乡干部、大学生村官、农村青年、农校学生 3300多人,策划指导新建苹果、核桃、庞公石等特色产品网店45家,辐射带动全县近3万名群众融入了电商扶贫产业链条。借助天水在线优势宣传资源,以村为单位集中收集、发布农户二维码,让客户直接联系果农,发动全县近8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和1万名大学生积极参与家乡农特产品的推广销售工作,形成了“儿女在外接订单,父母在家发产品”的生动喜人局面。

  抓运营拓邮路,畅通渠道作保障。

  以专业平台运营为支点,组建精英电商团队,综合运用淘宝、拼多多、一亩田、融易购等平台,开展认购果树和电商扶贫公益助农行动,形成了多平台运作、多元化发展的电商格局。积极推进“校地合作”,先后启动实施了天水师范学院助力清水电商扶“苹”创意创业大赛、天水农校学生电商扶“苹”实践暨甘肃银行5元公益扶“苹”行动,有力促进了清水农特产品卖得更火、更远。及时协调电信、移动等运营商实施光缆入村入户工程,有效破解了农村宽带覆盖率低、电商难发展的问题;通过税费减免、物流补贴等方式,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在乡村建立电商物流配送门店、快递服务网点,借助通村班线车,建立“草根物流”,着力打通农村物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抓宣传塑品牌,助农增收促发展。

  先后举办清水县果品品评展销、“我为受灾果农卖苹果”媒体推介“、月圆中秋·电商之夜”公益晚会、“我为家乡农特产品做代言”征文暨寻找最美代言人活动,通过发布博文、微文、小视频、美篇等多种形式,广泛宣传清水特产,吸引公众目光,为清水电商发展造势。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、国家一级演员袁丫丫公益代言清水核桃,实现了文化名人与当地名优特产的“嫁接”。通过发挥名人效应,提升了农特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,树立了清水农特产品的品牌形象。

  立足纯天然原生态特色,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核桃、苹果、土鸡蛋、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和庞公石等手工艺品,培育了一批周期短、见效快的适宜网上销售的中药材、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。申报注册了“清水黑木耳“”清水薄皮核桃”“清水粉壳蛋”“初祖农耕”等商标品牌。通过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,带动农户从事网货生产加工,认证网货供应定点企业,为网店提供充足丰富的货源,建立了完善的网货供应体系,使更多群众通过电商增加了收入。